[新手入坑系列] 第一組 N 規車 (輛) 該選哪種?

最近社團上有個挺有趣的問題:剛入坑能買台鐵的什麼車。

這個問題說實在的對一個剛進鐵模坑的新手來說,其實不管是什麼車都一樣,日系車、歐系車、美系車或是台灣車,其實一點概念都沒有,說不定連自己喜歡哪種類型的可能都不知道。或許先好好認識一下鐵模是怎麼回事會更好

或許你已經對鐵模有一些些概念,知道 N、HO、G、Z 規是什麼意思,也知道鐵模的運轉方式 (軌道、電力等),也有可能你已經擁有了一套基本軌道組,這時就可以來想想你喜歡的是什麼類型的。

鐵模車輛的類型有很多種,其實和鐵路車輛的分類幾乎是一致的:

  • 以功能分類
    • 集中式動力車 (泛指車頭,包含電力機車、柴電機車、柴液機車、蒸汽機車等)
    • 客車 (一般車廂、電聯車、柴聯車)
    • 貨車 (蓬車、平車、罐車、貨櫃運輸車、冷凍車、大物車、郵便車等)
    • 軍事用車 (軌道砲、軍用列車)
    • 特殊用車 (軌道檢測、電力檢測、界限測量、工程車等)
  • 以營運類型分類
    • 傳統鐵道 (日本又稱在來線,如台鐵、日本 JR、日本第三方事業鐵道公司等)
    • 高速鐵道 (新幹線、高速鐵路,如台灣高鐵、日本東海道/山陽新幹線、九州、北陸、北海道新幹線等)
    • 輕便鐵道 (糖業、鹽業、礦業鐵道等,如糖鐵、阿里山鐵路等)
    • 特殊鐵道 (登山鐵道)
  • 依列車等級分類 (僅以台灣為主,日系分類太多寫不完)
    • 台灣高鐵
    • 台鐵
      • 自強號 (電聯車、柴聯車、推拉式列車)
      • 莒光號
      • 復興號
      • 區間車
      • 普快車
      • 貨物列車 (包含水泥、煤、油料、貨櫃、散貨與車輛載運車)
      • 軍運列車
      • 工程專列或搶修專列
    • 捷運
      • 台北捷運
      • 高雄捷運
      • 桃園機場捷運
      • 台中捷運
  • 依動力來源區分
    • 電力 (電力機車、電聯車)
    • 燃油,包含柴油 (柴電機車、柴液機車、柴聯車與柴油客車) 與汽油 (汽油車)
    • 燃煤 (蒸氣機車)

除了類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量點,就是成本。

鐵模不像一般的玩具,而是屬於高精度模型,價格自然不會像一般玩具那麼親民,即使現在接觸甚至是擁有鐵模的朋友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但因為鐵模的高價格,自然而然會形成一道門檻,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鐵模是一種寡占市場,可選擇的廠家並不多,所以價格大多會落在固定區間內,或是退而求其次,找尋二手市場。

低單價:日系車輛

日系車輛市場因為鐵道已深入各地,成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份,其鐵道文化比台灣發達得多,製造商相對較多,玩家也多,因此價格上較具競爭力,同時日本的鐵道模型發展已超過40年以上,其製作水準已有一定程度,也就是 CP 值較高。同時日本的鐵道模型種類琳琅滿目,有很多種類型的車輛可供挑選,不論是高速鐵路、傳統鐵路或輕便鐵道都有,任君選擇。

台灣的鐵路車輛很多都是由日本製造進口,對台灣人來說,很容易在日本的鐵道車輛上看到台灣列車的影子,早期台灣鐵模還沒發展之時,玩家也多半由日本找尋相似的列車改裝成台鐵的車輛。

中單價:台系車輛

台灣鐵模發展最多也才20餘年,即便是鐵支路,其第一套鐵模是2004年發行,至今也不到20年,加上台灣鐵模的廠商數本來就少,價格通常都偏貴,但可以省去自行去日本收集相似車輛改造的時間與成本,而且台灣製造的技術也日漸進步,相信不久的將來其品質將可與日本老牌 KATO/Tomix 一較高下,只是成本就很難說了,畢竟台灣玩鐵模的人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算是小眾市場,廠商的投入本身就已存在可能無法回收完的風險,所以單價通常都訂得較高。

不過隨著有競爭者的加入,鐵支路的模型價格也不像早期那麼硬,以新手適合入門的車輛來說,有下列幾種選擇:

  • DR3100 自強號柴聯車 6輛組或3輛組 (可在拍賣網站找)。
  • TEMU2000 普悠瑪電聯車組 8 輛組。
  • R100/E200 列車組 1 輛動力車 4 節車廂 (莒光、復興)。
  • 單輛購買車廂 (客車價格約 750-950 左右,貨車則更便宜)。

高單價:銅車、歐系車輛、日系限定品

如果是有財力的新手,那麼基本上就沒什麼好考慮的,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甚至可以買到更高品質的車輛,例如銅車。至於歐系車輛則是因為歐元的關係,再加上歐系車的價格本來就高,入手管道也不多,因此價格也是居高不下。

銅車和塑膠車最大的差異就是細節的呈現,銅車製造商可以利用銅片或蝕刻片來加強細節,但塑膠車因為只能開模射出量產,沒辦法呈現過多細節 (這會反應在開模成本上),另外,塑膠車的保存和銅車也有差異,銅車的保存能力較塑膠車優,即便塗裝會因為放久了而會產生褪色,但本體不會損壞;塑膠車則會有零件脆化問題,但也因為材質不同,以及製造過程中幾乎都是手工,導致銅車的價格相當不親民,基本上並不太適合新手,但是若是有足夠財力,又想追求品質的話,銅車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如果想要的車型只有銅車沒有塑膠車的話,或許也沒得選擇了 (笑)。

[新手入坑系列] 控制器與軌道電力

電力是鐵道模型三大基本元素之一,沒有電,列車就動不了,也沒有漂亮的室內燈,只能充作靜態展示而已,但這樣就失去了鐵道模型可運轉的特色,因此有了軌道有了列車,還是要讓它能動才會有生命力。

控制器 (Controller)

軌道舖設好後,要讓軌道有電力才能驅動列車,而電力的來源就是控制器,控制器可決定輸入軌道的電力強度、方向等特性,它也會供給軌道的週邊設備如道岔控制器與號誌的電源。控制器的電源來源則是一般的市電,日本的控制器規格是 100V 輸入,可適用於台灣的 110V,所以日本的控制器可直接用於台灣的市電。

5507
TOMIX N-600 控制器

一般的控制器都會有電源開關 (含保護電路),轉盤 (控制輸入軌道的電量) 以及方向控制開關等,更高階的控制器可模擬列車駕駛的感覺,以及提供較大的電流輸出 (這表示可以供給更多的道岔與號誌等的電源)。

5517
TOMIX 中階控制器 5517PU-N-DU101-CL

常點燈機能 (Continuous Lighting, CL)

前面有提到,軌道必須要有電力才可以驅動列車或點亮列車的室內燈,而所謂的常點燈機能,是指在控制器中內建 PWM 模組 (Pulse Width Modification, 脈衝調變模組),使控制器對車輛送電時可以不驅動馬達,但是仍然會送電到軌道,此時室內燈就會亮起,只要控制器電量不高於特定的強度,就可以一直讓室內燈保持光亮,這就是常點燈機能。

常點燈機能在 TOMIX 的控制器只要型號中帶有 “CL" 字樣就有此功能,KATO 則要中階以上的控制器,或是最新的控制器 Power Pack SX 有提供常點燈的機能。

power_pack_standard_sx_mn
KATO PowerPack SX 控制器 (新版的基本組有使用此種控制器)

軌道電力

控制器將電力送入軌道的方式是採用正負極的方式,一條為正極、另一條為負極,依照正極入電的方向來控制列車馬達的運轉方向,在列車運轉時,控制器由一條軌道送入正極電,在車輪吸收到正極電後送到馬達,驅動馬達後,負極電流向另一條軌道再回到控制器,形成回路。

控制器可輸出的電流量為 1.2A (1200mA),用來供應列車馬達、室內燈、號誌等電源,若線路上設置的號誌、道岔多的話,會減弱給馬達和室內燈的電量,若一支室內燈要消費 25mA 的電量,則 8 輛 (一般電車或柴聯車) 要花上 200mA 的電量、16 輛 (新幹線全編) 則要耗上 400mA 的電量,馬達若是要使用 300mA 的話,雙動力車就要 600mA,以可輸出 1200mA 的控制器來說沒有問題,但如果控制器的輸出量不足的話可能就會無法驅動,同樣的道理,若要在同一軌道上運行兩組以上列車,或是有配置多組道岔、號誌系統的話,這些都要考慮進去。

註:LED型室內燈是25mA一支,電球色的室內燈則是要65mA一支。

道岔的考量

控制器利用入電軌 (或入電線) 將電流送進軌道,這裡有點要注意的是入電軌 (或入電線) 必須要放在主線上,不能放在道岔會切換的軌道上 (如待避線),否則當道岔切到別的線路時,電流會無法通過道岔,使列車無法取得電流。

另外,由於控制器是以正負極的電流輸出來控制列車走行方向,道岔是透過移動軌道來使列車行走方向改變,因此道岔的使用也會影響到電流的輸送,例如下圖是一個有主正線和待避線的配置 (PL-541-15 和 PR-541-15 是道岔)。

patternb

當道岔的位置是在主正線時,電流會流向主正線,在主正線上的列車就會動、待避線則會無法動作;若道岔是切向待避線時,主正線上的列車會失去電流無法驅動,待避線上的列車則會驅動。但若有一端是切在主正線,另一端是切向待避線,那麼兩條線上的列車都會收到電流而被驅動。

同樣的問題也可能會發生在複線片渡或複線兩渡的情況,複線的情況通常會配置兩個控制器,且採用不同的行走方向,這時如果兩邊的電流撞在一起的話就會發生短路現象而跳掉 (控制器的自我保護裝置啟動),複線片渡的情況只要兩個控制器的電流輸送方向相同就沒問題,複線兩渡則是在軌道上有加上絕緣的設計,防止電流打架的問題,這個設計也在 X 軌上存在。

只要適當掌握道岔和電流流動方向的規則,那麼即便線路配置上有很多道岔,也可以使用一個控制器來控制就行了。

參考資料:

https://lofthonsen.muragon.com/entry/598.html

 

[新手入坑系列] 軌道

軌道是鐵道模型三大重要基本元素之一,沒有軌道就沒辦法體會到鐵道模型的魅力-動態運轉,軌道也是決定空間需要多大以及能跑什麼樣的列車的決定性因素,因此特別將這篇獨立出來說明,讓初入坑的鐵模玩家有參考的依據。

軌道種類

鐵道模型的軌道有分為直線軌、非直線軌、道岔 (鐵道分歧)、終端等不同的種類,台灣目前使用的軌道採用 KATO 或 TOMIX 的比例相當高,尤其是以 KATO 最高,不過 TOMIX 擁有最多的軌道種類多樣性,因此初入門的玩家可先使用 KATO 軌道,待已經有心得時再轉至 TOMIX,TOMIX 豐富的軌道類型會讓佈建線路時有較高的自由度。

KATO 的軌道產品線為 UniTrack,TOMIX 的則稱為 FineTrack,兩者的軌道規格大多類似,也因為兩家公司都已製作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光是道碴的顏色、枕木的顏色等都有變化,市場上可以看到的有舊式的鐵屑色製品、木枕式、PC枕式以及新的無道碴軌道等都有。

IMG_0011[1]
上圖左為 KATO,右為 TOMIX,均為兩家最長的直線軌,不過 KATO 最長是 248mm,TOMIX 則是 280mm。
因為軌道寬度 (9mm) 與軌道通電的特性是相同的,所以不管是用哪家的軌道,都可以跑任何廠牌的 N 規列車 (HO 的則是用 HO 的軌道),但軌道會決定需要使用的空間,KATO 和 TOMIX 在軌道長度的規格上就有些許差異,連寬度都有一點差異。

未命名
左為 KATO,右為 TOMIX,會發現TOMIX 的道碴寬度 (18mm) 比 KATO 小 (25mm),微小的差異會影響到線路的佈局方法。

KATO 和 TOMIX 軌道雖然可以運行所有的 N 規列車,但是因為接口的大小不同,無法直接對接,要使用轉接軌 (Conversion Track) 才可以,KATO 的轉接軌是 20-045,可由下圖看出兩邊的接頭不一樣,寬度也不一樣。

20-045-kato-unitrack-rails-straight-62mm-train-n

另外要提的一點是,KATO 和 TOMIX 的軌道通電方式有些不同,KATO 要使用入電軌 (Feeder Track),入電軌有附上一條接到控制器 (或中繼) 的輸入電線,而 TOMIX 則是在每個軌道 (直線和彎軌都有,但道岔類、特殊用途的軌道不會有) 上都留有一個入電孔,入電線是與控制器一起銷售 (也有單賣),將入電線插進軌道留下的入電孔就可以了。

212753_c
KATO 入電軌,入電軌內有一個插座,可接到入電線,但也只有入電軌才會有這個插座,所以線路設計上都要多考量到這一段 (62mm) 的長度,或是自己改造成別的入電方式。

5534_a
TOMIX 的入電線和軌道入電孔接續示意 (圖來自 TOMIX 官方網站),因為多數的軌道都有入電孔,在入電的配置上就會比 KATO 自由一些

直線軌道

直線軌道在 KATO 和 TOMIX 有不同的基準長度定義,KATO 是 62、124、248 等長度;TOMIX 則是 70、140、280 等長度,再由這些基準長度調整 (如最短的是 TOMIX 的 18.5mm,KATO 最短是 29mm),有較短的軌道可以讓線路配置更靈活。

相信有在配線的玩家一定有種經驗是:"就差那麼一點點就可以接起來了",這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找符合缺少長度的軌道,另一種就是使用可變長度軌道 (Expansion Track),KATO 是 20-050,而 TOMIX 是 1525/1526),可用來微調長度,KATO 可調長度是 78-108mm,TOMIX 則是 70-90mm。

1525_a
TOMIX可變長度軌道示意圖

直線軌道除了單線以外,也有複線 (雙線) 版本的直線,KATO 有製作複線版本的平面軌道與高架軌道,TOMIX 則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提供平面軌道,高架軌道則是有提供複線版本,兩家都有製作有道碴版本和無道碴版本。

91011
TOMIX 平面並沒有特別設計複線軌道,但使用了寬版軌道版 (Wide 系列) 提供了複線軌道的另一種選擇,且在彎道有特別設計與實際相似的傾斜效果。

曲線軌道

曲線軌道就是俗稱的彎軌,就是讓列車轉彎的軌道,曲線軌道除了長度以外,還有個很重要的特性:曲率 (curvature),曲率會決定車廂有沒有辦法過彎,若曲率太大時有可能會讓車廂脫軌,或是必須要放慢速度才可以通過,因此軌道線路的設計上必須要考慮曲率,若曲率小到一定程度,就只能挑選可過彎的列車才可以。通常在模型的說明書上都會提到一個最小曲線半徑 (Minimum Railway Curve Radius),指出該模型列車至少要多少的半徑才可以通過,低於該半徑的彎道則無法通過。

KATO 的曲線軌道基本上都不會超過 45 度曲率,基本上大多數的列車都可以通過沒有問題,但 TOMIX 有 60 度曲率型的軌道,這種曲線一般20公尺長 (N規車長為131mm, 以轉向架中間計算兩轉向架間距約 95mm,兩轉向架內輪間約 70mm,以鐵支路DC10500車廂為例) 的列車基本上是過不了的,只有較短的列車才可以通過,因此 TOMIX 有特別在這種大曲率的軌道上給了一個 “Mini" 的識別,只有特定的列車才可以通過 “Mini" 的軌道,另還有一種更大曲率的 “Super Mini" 產品線,想當然可跑的列車就更少了,但這些大曲率的軌道會被用在小型場景的製作,例如玻璃瓶內的場景。

91080_a
TOMIX 的 “Super Mini" 軌道,包含了數條 60 度曲率的彎軌,可運行被官方認可能在 Super Mini 上運行的列車

兩家也都有提供軌道的規格供參。

未命名
KATO的曲線軌道一覽表 (取自 KATO 軌道規格)

未命名
TOMIX 曲線軌道規格 (取自官方 TOMIX 軌道規格)

道岔

列車是在兩條筆直的軌道上行走,不像汽車或機車可以靠自身的輪子旋轉來轉彎,列車的輪子是裝置在轉向架上,轉向架本身是沒有可控方向的機械結構,因此列車若要轉彎,就要靠可轉向的軌道,也就是這裡稱呼的道岔 (Junction),道岔是使用一個可以移動的軌段,來控制列車的轉向架要往哪走的一種軌道設備,通常在道岔旁會設置一個轉轍器,由它來控制是否要轉向。

1225
TOMIX 道岔 (取自 TOMIX 網站)

道岔的種類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向左或向右,但會依照向左、向右的程度、是直線或是彎道、是否是複線橫越等的特性再區分出來,並且還會有一些輔助的軌道,例如 X 型軌道。

1321
TOMIX X 型軌道,可結合二個向左和二個向右的道岔組成一組複線兩渡配置 (圖取自 TOMIX 官網)

其中最特殊的要算是複線兩渡了,所謂的複線兩渡是指在複線區間內同時具有向左轉彎和向右轉彎能力的軌道,若要同時運行這兩線的話通常需要兩組控制器,或是一分二入電線由一個控制器來控制。

1247
TOMIX 複線兩渡軌道 (圖取自 TOMIX 官網)

而複線區間只有向左或向右的則稱為複線片渡,KATO有針對這個提供產品,TOMIX則要使用兩個向右或向左的道岔才可以。

unitrack_v15_m_5
KATO 的複線片渡 (向左) 軌道

以道岔的種類來看,KATO 提供五種,TOMIX 則有九種,而且 KATO 的道岔 20-210/20-211 這兩款還必須要搭配專用曲線軌道 (會有一個缺口,同級曲線軌道不能使用) 才能用,這點其實是個不小的問題,TOMIX 則沒有這個問題,不過也因為 TOMIX 種類多,而多了一些特別的名詞 (例如 “完全選擇式"),對還沒搞清楚的新手玩家來說挺困擾的。TOMIX 的道岔還有個特點,就是較近的產品會提供轉轍器的模型,雖然它只是個裝飾品,但在場景運用上會有畫龍點睛之效,KATO 就要用其他廠商 (例如 Green Max) 的轉轍器模型來搭配。

另外,道岔的控制需要經由特別的控制器來做,或是手動控制 (通常都會有一個手動控制的開關),以線路規劃和場景配置來說,使用控制器會是個好選擇,而且還可以搭配一些配件來讓操作更擬真。

特殊軌道

特殊軌道是指有其他用途的軌道,止衝擋 (線路終止點) 是在調車場或車輛基地常見的設備,KATO 和 TOMIX 當然也都有製作,只是 TOMIX 的選擇比 KATO 多了一些,有傳統的當然也有比較新式的。

1423
TOMIX 止衝擋 (圖來自 TOMIX 官方網站)

20-063
KATO 止衝擋 (圖來自 KATO USA)

平交道 (Road Crossing) 也是常見的軌道設施之一,兩家當然也有製作,只是外觀稍有不同,而且 TOMIX 一樣是有配件可選擇,不過兩家後來也都有出了自動化擬真的平交道套件,因此這個留到後面再設一個主題來提吧。

軌道的清潔

軌道的金屬面因為需要導電給列車車輪,以導引到列車上產生動力或是提供室內燈的電力,因此如果軌道接觸面 (與車輪接觸的部份) 如果有灰塵或髒污的話會影響導電的效率,輕微者會使室內燈一閃一閃,重則會讓動力車無法取得足夠電力而產生頓頓的現象,當然車輪也需要定期保養清理,但軌道本身也需要做清理,清除接觸面上面污物,會讓導電順暢許多。

清潔軌道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利用清潔劑清潔,KATO和TOMIX都有銷售清潔劑,TOMIX更製作了軌道清潔車 (Clean Car),將清潔劑注入清潔車內,由動力車頭牽引行駛,在運行期間進行清潔,同時清潔車也有提供吸塵的能力。

6443
TOMIX的軌道清潔車套件 (圖取自 TOMIX 官方網站)

不過有時清潔劑的效用不明顯,或是有清潔劑清不掉的污垢時,就要用打磨軌面的方式了,類似實際在打磨軌道的方法,這時可以使用 “軌道橡皮擦",它本身是類似砂紙的材質,可以刮除軌面上的髒污,而且效果立現,但如果實在是太髒的話就要擦好幾次才能清掉。

roco-ro10915-lot-de-10-gommes-de-nettoyage-pour-rails
軌道專用橡皮擦 (但它只是像,材質不是一般的橡皮擦)

參考資料:

https://www.katousa.com/PDF/N-Unitrack.pdf  https://www.tomytec.co.jp/tomix/nyumon/tomixrail/img/tomixrail_standard.pdf

[新手入坑系列] 如何開始?

鐵道模型和其他模型相較之下會有些複雜,畢竟鐵路運輸這件事本來就比公路來得複雜,除了標準配備:車輛以及軌道外,還有些週邊設備會在逐漸擴展的模型路線中慢慢的呈現出來,不過剛入門的新手倒不需要想這麼多,只要先有軌道、車輛,然後讓它能跑就好了。

IMG_4071

鐵道模型的基本三個要素有:

  1. 車輛
  2. 軌道 (線路)
  3. 控制器 (日文叫制御裝置)

車輛

首先,車輛部份要先選擇由哪個車系入門,這會決定期初投入的預算。

台灣有比較多的玩家偏好由日本車系入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便宜,而且日本主要品牌 (Kato, Tomix, Micro Ace, Green Max 等) 製造的車輛模型大多品質都有一定水準,因此由日本車系入門對預算來說會相對省一些。

IMG_3617.jpg

不過也有些玩家喜歡本土車輛 (也就是台灣車系),然而台灣車系相較日本來說起步較晚,廠商也不多 (鐵支路或一些模型工作室),品質和日本的相比還是有些許差距,在市場還不夠大的情況下,價格也往往會高一些,尤其是像少見的車系多以銅車為主,價格更是升個一兩級,故若要由台灣車系入門,預算要設高一點才行。

IMG_3756.jpg

如果不想玩日本車系又不想玩台灣車系,那歐美車系也是個選擇,但歐美車系的價格會比台灣車系再高個一些,原因是歐美系的車輛製造得十分細緻,再加上歐美貨幣匯率的關係,除了日本的 Kato / Tomix 有製造一些歐美車系 (例如冰河特快、TGV、歐洲之星、美式貨車等) 價格稍低外,歐美系的車輛會再貴一點,預算上還要比台灣車系設定再高一些才行。

除了車系與品牌外,也可以思考一下偏好哪種類型的車,例如一般客車、電聯車或柴聯車、柴油車、蒸汽機車、新幹線高速鐵路、貨車等,它某種程度會影響到未來的預算,例如偏好一般客車的話就需要採購機車 (蒸汽、柴液、柴電或電力機車) 以及車廂;新幹線的話基本都會以套組為主、貨車則是分批或以套組方式收購等,不同的採購方式會有不同的預算,尤其是想收集稀有車款時。

IMG_5002

軌道 (線路)

要運轉車輛,就一定要有軌道才行 (廢話),基本上這會決定要使用哪一家的系統,雖然軌道是各家都可共用 (因為是由軌道供電給動力車驅動車輛),但不同系統的軌道、週邊的多樣性,某種程度也會影響到未來擴充時的程度與預算。

track2圖來源:網路

軌道通常都是以零賣 (如下圖) 或套組為銷售方式,零賣的部份會依照直軌 (依長度區分)、彎軌 (包含彎的幅度以及角度)、道岔 (分岔的角度與型式)、平面或高架、橋樑等不同類型,套組則是以一個情境 (例如一小圈、一大圈、複線 (也就是雙軌)、高架化或平面與高架間切換等) 規劃並組合而成,對新手來說以套組的方式採購可以省去規劃的麻煩,但如果已經對軌道配置有所掌握,則零賣甚至是採購裸軌來配置也是不錯的選擇。

IMG_4975

例如 Kato 就有 V 系列的套組,由 V1~V13 各有不同用途。 Tomix 當然也有套組,而且比 Kato 更多元,但也更需要思考軌道的配置方式。另外,這兩家也都各自推出適合單節或短版列車 (例如 B-train,如下圖) 運轉的軌道,但此類軌道通常就不適合一般規格的列車運轉。

20100823z21
圖來源:網路

Kato 和 Tomix 除了有這些軌道外,也有一些軌道配置的圖樣供玩家參考,例如下圖是一個要做成單軌有車站或列車待避空間的軌道配置方式:

20080127-planA
圖來源:Kato

下圖則是要配置成雙軌線路的配置方式:

patternAD圖來源:Tomix

這些軌道配置基本上都會有每個使用到的軌道的編號,方便玩家依編號採購與組合,而除了這些外,市面上有些以鐵道模型場景為主的書籍也會在其示範場景的配置圖中註明使用的品牌與線路各部件的編號。

控制器

控制器是將市電 (日本為100V,台灣可用) 轉換為軌道可用電力所需要的機器,大多數新手都會以採購套件的方式 (含車輛、軌道與控制器,或是只有軌道和控制器) 購入,但是套件所附的控制器多半都是入門級的,若要有更高的控制力 (例如一個控制器可運轉雙軌列車、可供應電流較大、模擬真實列車駕駛手感等) 時,就需要單獨購買。下圖為 Tomix 的入門級控制器 N-600,常見於模型入門基本組。

5507圖來源:Tomix

由於控制器不一定是只供應軌道電力,還有像道岔、號誌機甚至是場景的燈光照明等都可能會需要由控制器供電,因此如果規模有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採購進階的控制器了,而進階的控制器也多半有更多元的控制功能。

5518圖來源:Tomix

另外,控制器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常點燈裝置,所謂的常點燈就是指當列車停止時,列車上的燈光仍會持續發亮,入門級的控制器通常不會有這種支援常點燈的功能,但通常車輛本身會附有燈光的除了機車外較不常見,因此常點燈是否需要也是要看個人,若手上的列車少有燈光的話,使用支援常點燈的控制器也無用武之地。

最快的入門法

對於新手來說,要一次搞懂那麼多東西可能有些困難,因此最快的方式就是,先選擇想要玩的車系,再由車系中找尋有沒有車輛+軌道+控制器三合一的基本組 (Starter Set, Basic Set),如果有的話直接購買它就好了,日後需要擴充時再依需要購買軌道或軌道套件即可。

IMG_5001

但是如果想要的車系沒有這種基本組,那就只好軌道+控制器以套組方式購買 (ex: Kato 的 M1/M2),車輛另外購買,這也是台灣車系目前可行的作法,因為台灣沒有廠商製作基本組 (其實也不是沒有,但已停產多年)。

71YJYZ06RDL._SL1000_圖來源:網路

 

台鐵的授權

近幾年玩台鐵模型的朋友 (尤其是玩銅車的) 可能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購車的成本提高了,除了原物料上漲和人力成本上漲 (這理由各行各業都適用 :p ) 外,其實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掛在模型車輛上的那個台鐵局徽。

0S0A0346

在早期台鐵還沒有很重視商標授權的時代,大家愛怎麼掛就怎麼掛,因此在早期製作台鐵模型的廠商,多半都有掛台鐵局徽,市場上也有在賣台鐵局徽的水貼或轉印紙,供模型玩家客製自己的模型車 (尤其是早期都是由日系改裝的車,這種水貼或轉印紙就很好用)。

不過可能後來台鐵也注意到商標授權這件事,沒辦法,台鐵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虧損狀態,得要找些收入來源來養活台鐵員工,所以除了生意特別興隆的便當事業外,找找其他的收入來源也是歷次局長的重責大任,現在台鐵很重視自家資產活化利用的業務,像是台鐵自己的土地、倉庫、站房等,在台鐵的網站上有很多的標租公告,希望能將這些有形資產出租以賺取租金收入,當然無形的資產也不會放過,商標授權就這麼來了。

台鐵的授權法源基礎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商標授權管理要點,以鐵道模型來說,商標授權依據為第 13 條第 28 項:遊戲器具、玩具;運動用具;釣魚用具、釣具袋;棋盤遊戲器具、紙牌遊戲器具;聖誕裝飾品、塑膠聖誕樹;遊樂園用大型電動機械設備;自動及投幣啟動之遊戲機;捕蟲網 (參考商標授權種類標準表)。

授權最重要的還是授權金了,依商標授權作業注意事項的說明,授權年限為 3 年,授權金為定價的 3%,但授權金總額未達一萬元者以一萬元計,以普悠瑪喔熊彩繪列車定價 12,800 元計算,授權金就是 384 元,若預定生產 100 組,那麼授權金就是 12,800x100x0.03 = 38,400 元,同時還要預繳履約保證金 10% (於授權終止時無息退還),還要在商標上標示「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商標授權」

IMG_5586

取得商標授權後,商品就可以在自由市場流通而不會有法律問題 (商標侵權),但代價就是要多那 3% 的授權金,這個就像營業稅一樣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無形中價格也會拉升,尤其是像台鐵列車模型這種小眾市場感受會更明顯一點。

IMG_5587

其實在不只是在台灣,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也是一樣,以日本來說,日本廠商要出任何一款車之前都要先取得該公司或事業體的授權,才可以正式發售,這在知識經濟與無形資產商品化的現代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例如在 Tomix 發售的 98987 列車套件上,就印有 「JR西日本商品化許諾済」「アドベンチャーワールド商品化許諾済」等字樣,表示已取得商標與車體彩繪的授權。

IMG_5589IMG_5590

當然不只是鐵模,其他各式各樣的商品都會有授權的情況,以廠商的立場而言,當然是要以數量來壓低授權費的成本,若數量不足以壓低授權成本的話,轉嫁給消費者也是不得已的,所以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只好笑笑囉…

[新手入坑系列] 鐵道模型的製造商簡介 – 台灣車系

相較於日本,台灣的鐵道模型發展就落後得多,台灣早期的鐵道模型大多都是源自模型的製作好手,由日本車系中找到比較相似的車型,再著手改造成台鐵車 (改塗裝居多),雖然看起來和真實的台鐵車有段不小的差距,但總算還是有了台鐵的車輛。

就我手邊的資料,最早開始製作 N 規模型,較廣為人知的是 Formosa Rail 工作室,其作品莒光號 SP32800 型、復興號 SP20000 型以及藍寶寶 DR2400 型,其模型細節與組裝技術都已經有一定水準,但因為當時玩台鐵的人較少,因此其通路偏向是拍賣平台或是模型店。

圖來源:維基百科

圖來源:維基百科

圖來源:維基百科

隨後在 2000 年代,台灣的鐵道模型製造才開始正式發展,其中主要知名廠家有黑頭仔,鐵支路以及 Kibu。

黑頭仔 (HO)

黑頭仔創立於 2001 年,以 HO 規的模型為主要產品,台鐵系列模型有 CT270, R20/50 型與 R100 型等機車頭,以及莒光號 (FP10000型)、復興號 (SP20000型) 等車廂,除單輛車外,也有以套組方式銷售,我以前也在台鐵車站看過這樣子的套裝,不過當時只是初出社會的屁孩,而且也沒有財力購買,所以只能遠觀啊。

預定2021年下半年推出 FPK10500 型莒光號車廂。

煜翔夢工坊 (HO)

以 HO 規的模型為主要產品。

  • P35CH3000型水泥斗車
  • E200/E300/E400型電力機車 (標準塗裝)
  • E213/E214 藍武士與台日友好塗裝 (限定品)

鐵支路 (N)

鐵支路創設於 2003 年,算是台灣最早開始設計與製造 N 規模型的公司,也是早期唯一由台鐵授權可使用台鐵局徽於模型上的廠商,其早期製品有:

後期製品有:

現階段預定製品有:

  • SPK32700型平快車
  • SPK2300型冷氣平快車
  • PBK32800型電源行李車
  • EMU1200 型自強號列車組
  • EMU800 型通勤電車組
  • EMU600 型通勤電車組
  • EMU500 型通勤電車組
  • R20 柴電機車

除鐵道模型 N 規精密模型外,亦有製作迴力小火車與週邊製品,並透過許多通路銷售。

Kibu (N)

Kibu 據我所收集到的情報,是與 Formosa Rail 合作建立的一個品牌,主力是 PP 自強號列車,包含 E1000 型電力機車、PPT 一般客車、PPC 含車長室客車、PPH 有身障人士輔助設備列車,以及 PPC 餐車等車廂,由 Formosa Rail 設計生產,再由 Kibu 銷售,有趣的是,早期的版本或許是故意或失誤,在 E1000 後側與 PP 車廂端面部份沒有印製到橘色的帶狀塗裝,後期生產的版本就沒有這個問題,應該算是失誤吧。

PP自強號模型推出的早期,有下列幾種版本:

  • 標準塗裝色 (橘色,橘PP,PP)
  • 出廠塗裝色 (綠色,綠PP),限量版本
  • 大金塗裝色 (藍色,藍PP,大金PP),此版本因為後續還有出,所以不太算限量版本,但算少量。
  • 美麗新南方餐車 (限量),圖可參照此文章
  • 南台灣觀光文化彩繪餐車 (一次色與二次色,限量)

圖來源:維基百科

27625028_2088311957852030_7800615667799522287_o

後期經許多高手努力,利用 Kibu 的 PP 自強號母車,製作了下列彩繪車:

  • 謝金燕錠嵂保險經紀人彩繪車
  • TOYOTA 彩繪車 (紅色)
  • 東武鐵道SPACIA日光詣彩繪 PP (黃金PP)
  • 褔特彩繪車
  • 全運會彩繪車

現階段 PP 車在市面上還是找得到,但目前車頭大缺貨,只有車廂可購得。

除了檯面上這些廠商外,也有幾間工作室同樣為了台鐵車型而努力著,其中不乏知名的工作室。

EtherTRAIN (HO, HOe, N)

EtherTRAIN 是由彭大哥 (TC Peng) 創立的鐵道模型工作室,以 N 規銅車為主,近年來也發展 HO 以及 HOe 規格的車系,製造的車系包含:

  • R20型柴電機車 (已停產)
  • PBK32800型電源行李車 (橘、前期莒光、觀光號塗裝) (N規與HO規同時供應)
  • PBK32850型電源行李車 (橘、藍色)
  • FPK10200型莒光號客車
  • FPK10500型莒光號客車 (已停產)
  • SPK2200型復興號客車
  • SPK20200型復興號客車
  • SPK32700型平快車
  • SP32300型對號快車 (17公尺客車) (N規與HO規同時供應)
  • TBK32300型半客半行李車 (17公尺客車) (N規與HO規同時供應)
  • TP32200型普通車 (俗稱的印度仔通勤車) (已停產)
  • TP32850型普通車 (已停產)
  • MBK80000型郵政行李車 (橘、藍塗裝)
  • BK32400行李車 (橘、藍塗裝)
  • SPK2300型冷平快車 (復興塗裝與藍皮塗裝)
  • SPK32800型客車 (觀光號、藍皮塗裝)
  • SA32820號客車 (總統花車)
  • EMU500型通勤電聯車
  • DR2100~2400型藍寶寶柴油客車 (巴士窗造型)
  • DR2700型光華號套組 (含DR2700型動力車與DR2750型拖車)
  • DR2800型自強號柴聯車套組 (含DR2800型動力車與DR2850型拖車)
  • DR2900型自強號柴聯車套組 (含DR2900型動力車與DR2950型拖車)
  • DR3000型自強號柴聯車套組 (含DR3000型動力車與DR3070型拖車)
  • DR3100型自強號柴聯車套組 (已停產,含DR3100型動力車與DR3150型拖車)
  • DR1000型柴油客車 (套組、彩繪) (N規已停產,HO規供應中)
  • P35CH2700型水泥斗車 (成品或套件,塑膠材質)
  • 35C21000型蓬車
  • 阿里山中興號柴油客車 (HOe規格)
  • 糖鐵蔗渣車 (N規規格,用於Z規軌道)

憶象文創

憶象文創是近兩年新加入的製造商,以 N 規模型以及其他類型 (如軍事或場景) 模型為主的廠商,目前已發表與預定的製品有:

三鶯重工

三鶯重工是台灣以鐵道模型週邊 (控制器、連接器) 為主的廠商,早期與集鐵社合作推出 TEMU2000 型電聯車,2019 年度首度以三鶯自有品牌推出首部作品 EMU600 型電聯車,分別有初期塗裝 12 輛版本、基本組 4 輛與增結組 4 輛版本。

2021年推出DRC1000型柴油客車,含四輛限定版、三輛一般版與單輛有動力、無動力版本。

工合模型

工合模型是以鐵道情景週邊為主的廠商,同時亦有開發 N 規貨車模型。

  • 30C9000 型蓬車
  • 35F6000 型平車
  • 35F20000 型平車
  • 15V2000 型通風車 (3D列印製品)

CMR (HO, N)

CMR Line 是台灣 ANE Model (國特科技) 的代理商,以 ANE Model 的模型為主力產品,包含台灣的 DR2700 型柴油客車 (含光華號塗裝與柴油快車塗裝),以動力車兩輛與無動力拖車分開銷售,依之前的經驗,無動力拖車只有 DR2751, DR2752 兩種編號,動力車的編號則更散。

津海文創 (N)

原名 Masa Trainlines,也是以製作銅車為主的工作室,但除了銅車外,近期也有使用鐵支路的車體進行彩繪推出的彩繪車組,2018 年成立津海文創公司。

  • E100型電力機車 (據說出到第四代的樣子)
  • EMU400型電聯車組 (含前期與現期塗裝,前期為限量版)
  • DL1000型貨車移動機
  • DL2000型貨車移動機
  • RCK100型汽車輸送車
  • EMU500型電聯車組 (已停產)
  • DR2800型柴聯車組 (已停產)
  • DR2900/3000型柴聯車組 (已停產)
  • PP銅車組 (含 E1000 車頭2輛與 12 輛車廂,雙動力或三動力)
  • EMU700型喔熊彩繪車 (鐵支路母車彩繪)
  • EMU700型童玩節彩繪車 (鐵支路母車彩繪)
  • TEMU2000型喔熊彩繪車 (彩普 3.0)  (鐵支路母車彩繪)
  • TEMU2000型台鐵130週年彩繪車 (彩普 2.0) (鐵支路母車彩繪)
  • TEMU2000型洄瀾之心彩繪車 (彩普 4.0) (鐵支路母車彩繪)
  • 環島之星彩繪車
  • EMU300型電聯車組
  • S300型柴電機車 (HO)
  • SPK2300型冷氣平快車藍色塗裝版本 (HO)
  • PC32701客廳車
  • TPK32800型單門普通車與代用行李車
  • BK32300型17公尺長行李車

集鐵社

集鐵社原則上來說並不是台灣的廠商,它是香港的製造商,在台灣由三鶯重工代理,主要製品為 TEMU2000型普悠瑪自強號電聯車,由於第一代產品在連接器上的設計與製作的問題,目前已經推出第二代,並以第二代車為基礎製作台東彩繪車 (彩普 1.0),同時也預定製作喔熊彩繪車 (彩普3.0)。

也希望有更多有志於台鐵車輛發展的廠商或高手一同加入,讓台鐵模型車輛能更多樣化。

[新手入坑系列] 鐵道模型的製造商簡介-日本車系

剛開始玩鐵模時,大概最容易讓初學者困擾的就是由哪一家入門吧,大多數的玩家都是由日本車系入門,日本車系本身就有很多製作商,這也導因於日本的鐵路發展相當蓬勃,而且日本也有相當成熟的鐵道工業,有能力自行研發、生產與銷售 (例如台灣高鐵 700T 就是出自日本的川崎重工,台鐵的 TEMU2000 出自日本車輛),所以日本的鐵道模型產業就像鐵道事業一樣。

本文將介紹日本車系的廠商,歐系和美系的廠商我比較不熟,所以不敢造次。

說到日本車系,在台灣最知名的兩大系統應該算是 Kato (關水金屬) 與 Tomix (Tomytec 旗下的鐵道模型公司) 兩家了,而在台灣最容易買到的是 Kato,很多台灣主要的模型店 (包含東方模型、萬年模型、佳鈺模型、創意模型社等) 幾乎都買得到 Kato 的製品,同時在台鐵主要車站內的台鐵夢工場或台鐵本舖等店都是以 Kato 為主,所以我就先來簡介一下 Kato。

Kato (關水金屬)

Kato 成立於 1957 年,依維基百科上的介紹,它是致力於鐵道模型研發生產的公司,不過早期它也是以工作室的方式起家的 (關水金屬雕工舍),據日本的維基百科介紹,初期 Kato 是代工其他更老牌的 HO 規模型 (如天堂賞),直到 1963 年才著手開始進行 N 規的研發工作,並於 1965 年發展 C50 蒸汽機車 (可改台鐵 CT230 型蒸汽機車) (模型) 與オハ31系客車 (模型),開啟了N規的世界,並於 1980 年發表其鐵道線路系統 Unitrack (ユニトラック),自此成為日本 N 規模型主要的研發與製作商,至今已經 61 年的歷史了。

Kato 不只做日本車系,也跨足其他地區,如美國車系和歐洲車系 (如法國 TGV瑞士冰河特快),再加上 Kato 自己的鐵道線路系統,等於提供了鐵道模型玩家接近一站式購足的程度。

Kato 由於車系豐富,在台灣也容易取得,因此比較多台灣玩家是由 Kato 入門,不過 Kato 在鐵道線路的部份就稍嫌不足,號誌也只有三燈式,道岔也只有左、右、複線片渡與複線兩渡等版本,若要規劃複雜的線路,可能就要找其他品牌 (ex: Tomix)。

Tomix

在台灣聽過 Tomix 的可能相對 Kato 來說較少,但如果提到多米小汽車 (Tomy) 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有印象了,多米小汽車幾乎是每個百貨公司的玩具區或是玩具店幾乎都會有的玩具車,後來多米改名為 Tomica,多米小汽車做了很多小型但也知名的車種,或許它也是很多小男生在當時很熱中的玩具之一吧 (多米其實也有做火車的玩具模型喔,像新幹線的先頭車)。

雖然 Tomy 很早就具有這種精密模型的製造能力,然而 Tomy 的鐵道模型事業最初是代理百萬城 (Bachmann) 的模型起家,在它之前 Tomy 已經擁有並銷售 Plarail (也就是小孩的鐵道玩具) 產品線,正規的鐵道模型反而到 1974 年代理百萬城的模型產品後才開始萌芽,到了 1976 年,Tomix 才正式開始發展自有的鐵道模型品牌,並發表了オハ35型客車 (模型) 與オハフ33型客車 (模型) ,1976 年也同時發表了 Tomix 自有的鐵道線路 Fine Track,隨後 Tomix 的鐵道模型業務持續成長,形成了日本 Kato / Tomix 兩大鐵道模型體系。

Tomix 除了自身的鐵道模型製品能力外,它週邊的品牌如 Diorama Collection也做了很多鐵道與和鐵道相關的週邊,如房子、巴士、情景小物等,讓 Tomix 的鐵道模型加以運用,形成鐵道與場景素材的供應商,這點 Kato 就比較吃虧,雖然 Kato 也有做,但涵蓋的範圍沒有 Tomix 這麼廣。

在台灣,除了 Tomix 的車系外,要取得 Tomix 的鐵道線路相較 Kato 來得不容易些,主要是受限於較少模型店有銷售,主要通路大多來自百貨公司與拍賣平台,或直接向日本購買 (ex: Amazon Japan),但因為 Tomix 的鐵道線路佈局和週邊 (例如號誌機、鐵橋等) 比 Kato 豐富很多,因此容易吸引已經入門想進一步構思場景與線路配置的玩家。

Tomix 也很常推出一系列相同型式但車色的模型,例如 DE10 就有 12 種塗裝;各地區的彩繪車也是 Tomix 的主推模型之一,例如キハ40形の鬼太郎列車とねこ娘列車因此 Tomix 的車系多樣性又比 Kato 豐富很多。

Micro Ace (簡稱MA)

Micro Ace 創業於 1963 年,但到 2004 年才正式創設公司,位於琦玉縣蕨市,雖然該公司並不以鐵道模型為最核心的事業,但該公司的鐵道模型卻是相當知名,主要的原因是 Micro Ace 的製品通常不留庫存,當批製造完畢後基本上就不會再生產,再加上 Micro Ace 製造的車系,其精確度與塗裝技術相對 Kato / Tomix 的水準要再高一些,因此即便 Micro Ace 車系的價格偏高,仍然還是有很多車友搶著要 (當然冷門車系就…)。

另外就是 Micro Ace 會製造一些 Kato / Tomix 沒有的車系,例如哆啦A夢海底列車 (A0314, A0317),想收全系列 DE10 的車友,Micro Ace 也有出像 A0379 (DE10列車組), A8701, A8702, A8704, A8708, A8715, A8716, A8717 等不同塗裝,有些還是展覽會場限定車 (例如 A8702),也讓 Micro Ace 的車系的價格水漲船高。

不過 Micro Ace 自己就只是製作車系,而沒有自家的線路。

Greenmax (簡稱GM)

Greenmax 創業於 1975 年,和 Micro Ace 有點相像,它自己沒有做鐵道線路,但它比 Micro Ace 好一點的是它有自己製作場景的情境小物,它也銷售由玩家自行組裝的套件 (Kit),以及驅動列車所需要的動力台車等,Greenmax 在製造動力台車上的經驗豐富,其動力也比 Kato / Tomix 要來得優,因此有些台灣車輛會使用 Greenmax 的動力台車作為動力來源,例如台灣的推拉式自強號模型以及藍寶寶 (DR2100~DR2400系),近期採用的就是 Greenmax 的新動力,其動力表現比早期 Greenmax 的自家動力要來很更好。

Greenmax 的車系主要以日本的私營鐵道為主,例如京王、京急、西武、近鐵、名鐵、小田急、京坂、坂神、東急等私營鐵道的列車,以及部份 JR 線的列車,基本上都是其他家少有或沒有的製品。

其他

另外還有像天賞 (以 HO 為主力)、KatsumiEndo 三間公司,與前面提的四間合稱為日本七大鐵道模型品牌,其它還有非常多的小品牌與製造商,可見日本的鐵道模型發展程度有多成熟,這點台灣確實要再多努力一點。

鐵道模型基本概念

鐵道模型 (Railway Model) 是以鐵路設備、軌道、車輛等依比例縮小後製作而成。因為鐵道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系統,模型化後一樣是複雜,但不像真實的鐵道系統那樣,有些部份因為技術問題或價格問題而變成選配 (Optional),對於一個初入門的鐵道模型玩家,可先了解一些原理和術語,這樣至少能看懂多數網路上的文章。

比例 (Scale)

鐵道模型依照不同的比例,會有標準的區分,在台灣常聽到的是 G、HO 以及 N、Z 也有但少、其他的就更少了。

G (1:22.5、1:32等) 規的比例常用在商用上,例如部份鐵道餐廳使用的送餐系統,多半使用的是 G 規車輛,因為面積夠大,可安全的放置餐盤,G規的車輛也可呈現出許多細節部份,但也因為這樣,使得它的售價非常昂貴,若不是商用的話幾乎很少有人會購入,畢竟光一輛車頭可能就要十萬以上或接近十萬,不是一般人能負擔得起的,再加上G規需要的空間非常大,若沒有足夠的空間,可能連讓它動都沒辦法。

shikechi02
(來源:網路)

HO (1:87) 規是全球最通用的規格,軌距約為 16.5mm,美國、英國、對岸的中國大陸大多都使用 HO,它可以呈現的細節也相當多,但價格與尺寸都比 G 規小,價格也比 G 規親民多了,至少一萬元上下就可購得車頭與車廂 (日本的 Kato 和 Tomix 都有 HO 規的車頭與車廂,台灣早期也有廠商出),軌道也比較容易買到,像日本的 Kato 就有出 HO 規的軌道,價格較低,不過 HO 也是需較大空間才能跑車,且軌道多樣性 Kato 還沒有像歐規大廠出得較為完整,歐系廠的價格又偏高,因此國內的 HO 玩家相較於 N 規來說偏少。

N (1:150、1:160) 規是日本和台灣最常見的規格,1:150 與 1:160 視軌距不同而定,但它們都可以運行在只有 9mm 寬的軌道上,N 規所需的空間是 HO 的一半,能輕易的在房間的小空間內製作自己的運轉場,例如 60×90、180×90、200×100 (單位均為cm) 之類的空間,且N規的價格又更親民,像日系的 DE10 或 EF64、EF65、EF81 等車頭,價格約 1500~2000,車輛也約莫在 1000 上下 (貨車單輛約 350 以上),也有很多套組可購買,套組購入價格也比單輛便宜,除非是限定版或特殊車輛,N規基本上是一般人較能負擔的價格。不過N規也因為大小比例關係,無法呈現過多車輛細節,有些細節可能要拿放大鏡才能看得到 (笑)。

Z (1:220) 規是比 N 規更小 (軌距只有 6.5mm) 的規格,在台灣少見,它可以在更小的空間內規劃與跑車,但是也因為它很小,車輛的細節就沒辦法完整呈現,價格也不會比 N 規便宜,所以在台灣較少有車友在玩。

動力 (Power)

鐵道模型的主要動力來源為軌道,用於模型的軌道基本上都具有導電能力,具有動力的車輛都有內裝電力馬達,由金屬車輪於軌道擷取電力後傳送至馬達產生動力,然後由馬達經由傳動軸將動力傳遞至轉向架帶動轉向架內的齒輪,藉以推動車輛。

在鐵道模型賣場上所指的有動力車,係指有馬達內裝的車輛,大多是機車頭 (如 E200, R100 動力車),或是電聯車或柴聯車的其中一個車廂,另一種是無動力車,市售的機車頭有些是無動力的機車頭,差別在於它沒有馬達,以及其轉向架內並沒有齒輪,因此即使無動力車在運轉時也會有前後燈,但它無法自力或帶動其他車輛運轉。

動力也影響著列車的長度,列車在運轉時會因為軌道的坡度而需要讓動力車產生更多的推力或拉力,方能帶動整列車廂,不同年代的動力車會因為內裝馬達的能力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鐵支路生產的 E 與 R 系車頭,就因為早期動力車的馬達輸出力量不足,在近期有更換過動力馬達,因此不同年代的 E/R 系車頭能牽引的列車車廂數和爬坡能力會有顯著差異。不過馬達也是零件之一,基本上舊式馬達是可更換的,不過馬達的設計會影響底盤,因此有可能會連底盤都需要一起更換,日系的 Kato/Tomix/MicroACE/GreenMAX 等廠就有針對不同長度的車廂提供動力台車,將馬達和底盤系統合為一體的方式,以便利玩家更換。

歐系車比日系車特殊的一點是,歐系車除了可由軌道供電外,也可經由集電弓供電 (電力機車系,其集電弓是金屬而非塑膠,因此具有導電能力),但要架設可供電的架空線路本身就是一件難事了,因此台灣的鐵道模型幾乎清一色都是採軌道供電制。

供電 (Power Source)

鐵道模型的供電分為架空線路與軌道供電兩種,架空線路在歐系車較常見,但在台灣基本上都是軌道供電,也就是以軌道為電力輸送的媒介,將電傳送給動力車的車輪,再由車輪吸收後傳至馬達,以推動車輛運轉。

軌道的供電來源是控制器 (Controller),由控制器透過入電軌 (Kato) 或是入電線 (Tomix) 將電力傳送到軌道內,再經由軌道之間的魚夾板在軌道之間傳送,簡單的示意圖如下 (來源:網路)。

figure201-1

有幾條運轉線路就要有幾條供電線路,一個供電線路基本上只能容許一個控制器送電,否則會產生電力相衝的情形,這在有道岔 (Juction) 的線路上會比較明顯,道岔不但會影響列車的行走方向,也會影響到電力供應的方向,因此像部份道岔線上會有絕緣的設計 (例如複線兩渡型的道岔),以避免兩條線上供電發生衝突的問題。

這個叫複線兩渡 (來源:網路),可看到中間有絕緣的部份,讓兩邊的線路供電不會衝突。

複線兩渡

另一個類似的叫複線片渡 (只有一邊的) (來源:網路),複線片渡並沒有絕緣的部份,因此當列車需要經由複線片度移轉到另一條軌道時,另一邊的控制器需要關起來,否則會發生衝突的狀況。

img_3369

當道岔切換時,供電的方向就會跟著切換,讓被切斷的軌道停止供電,因此該軌道上的列車就無法動作,但同樣因為無法供電,會使得車輛內的燈 (如室內燈) 也會因為無電力而熄滅,因此如果需要做到常時點燈 (又稱常點燈) 的話,要另外配置電路才可以。

連結器 (Coupler)

不管是哪一種車型,只要是火車都會有連結器 (勾),鐵道模型上的連結器種類不少,在市場上常聽到的連結器至少就有三種,第一種是標準勾,是 L 型的連結器,長相如下圖 (來源:網路),是 Kato/Tomix 等車頭與車廂 (客車與貨車,車組除外) 的標準用勾。標準勾的好處就是連結簡單,也不易脫勾,但缺點就是…和實車有落差,對細節較講究的玩家比較不愛此種勾。

s-l1600

第二種是像真勾,顧名思義,像真勾就是比較接近真實的火車連結器,優點是比較像實車,但缺點就是不同像真勾的相容性有差異,會使得在運轉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連接的高低差或是不緊實,導致很容易脫勾,這點在具有坡度的運轉線路會特別明顯,若只是在平面上運轉可能就不會有太大影響。下圖 (來源:網路) 就是幾種不同像真勾的類型:

couplers

第三種是密連勾 (又稱TN勾),常用於電聯車或柴聯車組,鐵支路的太魯閣、普悠瑪以及 EMU700 通勤電聯車組都是使用此種勾,優點是因為密合度高,車輛運轉時脫勾機率相當低 (除非沒接好),缺點就是在接以及拔的時候要有點技巧。

10181849

不同勾在車輛上的示意圖 (來源:網路) 如下:

couplers1

材質 (Materials)

材質是指車輛本身製作時使用的材料類型,大多數的車輛基本上都是使用塑膠製,日系和歐系車都差不多,塑膠製的車輛最直接的特徵就是便宜,而且可大量製造,經由印刷後再組裝零件即為成車,在市場上可購得的車基本上都是成車,但也有部份是以未組裝的套件 (package) 販售,由於 N 規的車輛比例很小,不像其他種類模型,因此大多數的 N 規車都是以成品方式銷售,但塑膠車的缺點就是容易因環境變化而影響塑膠材質本身的強度,導致有可能會因脆化而使車體出現損傷或缺損。

而另外一種常見的材質是黃銅 (日文叫真鍮),係以黃銅材質打造車體,再輔以底盤套件組合而成,台灣多將此種材質打造的車輛稱為銅車,銅車的優點就是耐久,不像塑膠車體有脆化的問題,製作精美的銅車也可以反應出比塑膠車體更多的細節,視覺上也會比塑膠車來得精緻,但缺點就是價格較高,因為銅車的打造基本上都是手工組裝,不像塑膠車能以開模的方式大量製造,因此銅車套件和成車都能在市場看到,且因為銅車組裝需要的技術成份較高,故銅車的價格基本上都很高。

銅車還有另一個特色是重量比塑膠車要重,這個特色也會連帶影響到銅車製作者選用的馬達能力,幾便只有幾克的重量差,也會影響到推動列車所需要的馬達力量,這點在有坡道的線路運轉時會相當明顯。例如一輛銅車 75g,一輛塑膠車 65g,10節的銅車就要 750g,10節的塑膠車 650g,這 100g 的差異會反應到動力車拉動列車的出力大小,尤其是在馬達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會容易導致運轉不順的問題。

場景 (Layout)

要玩鐵道模型,除了有車輛外,還要有軌道配置才行,軌道配置的線路稱為場景,一般初入門的玩家不會有特別的場景,用個基台 (可能是保麗龍或木板) 再將軌道組合起來就是個場景了,這時候的場景我個人稱它為裸景,就是還沒有美化的場景,也很單純只有軌道和像號誌燈或高架交錯這樣的配置方式,不過光是裸景的軌道配置方式就夠多元了。

等到了玩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始加入一些元素,像是房子、車站、小車輛、河、隧道、橋樑等,把裸景的元素豐富起來,這才是玩鐵道模型的終極目標 (笑)。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0%B5%E9%81%93%E6%A8%A1%E5%9E%8B